close

致富心態.jpeg

致富心態: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

作者Morgan Housel 為創投基金協和基金的合夥人,過去為華爾街日報與理財網站萬里富的專欄作家。

作者透過20個小章節來闡述他的投資心法,閱讀起來非常輕鬆。

且每看完一個章節都可以細細品味作者所想表達的意涵。

 

一、沒有人真的是瘋子

「你的理財經歷可能只佔全世界理財經歷的0.00000001%,但你八成是用這些經歷來看世界。」

 

兩個生活背景、知識水平相同的人,可能會因為人生經歷導致其看待投資的想法天差地遠。

當一個人做出讓你無法理解的判斷時,那個判斷對當事人來說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二、運氣與風險

「世事總不如表象一樣好或壞」

 

運氣與風險就像是硬幣的正反,一體兩面。

看待事情時也必須要將運氣與風險的成份一同納入考量。

當事情成功時,必須清楚了解到運氣所起的關鍵作用。

當事情不如預期時,同時也放寬心,原諒自己,退一步了解事情的全貌。

 

三、貪得無厭

「一但有錢,就會做出瘋狂的事。」

 

許多人即使家財萬貫,卻願意賭上一切換取更高額的報酬。

最困難的理財技能是,達到目標後停止繼續追逐。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停止與他人比較的心態。

知足。理解自己內心所追求,所需要的。

許多事情即使獲益驚人,但不值得冒險。

 

四、讓人混淆的複利

「華倫・巴菲特845億美元的淨資產中,有815億美元是過了65歲生日後才得到的。

我們的腦子天生不適合處理這類奇怪的事情。」

 

高明的投資不全都是最高的報酬,最高的報酬往往都是一次性的。

持續累積的複利才能帶來更加可觀的獲利。

 

五、致富與守財

「高明的投資術不必然與做好決策有關,

而是與持續不讓事情出錯有關。」

 

致富的方法百百種,但是守財只有一種。

結合一定程度的節儉及偏執。

追求豐沃報酬的時候要記得維持財務狀況的穩固。

計畫很重要,但要依照實際狀況遲需修正。

保持樂觀心態,但是注意周遭發生的事情。

 

六、長尾效應

「你大可搞砸一半的機會,最終仍可以大賺一筆。」

 

大多數的理財建議都聚焦在現在

現在該做什麼?今天股票有什麼好標的。

但放長遠來看,今天其實沒這麼重要。

從現在這個時間做的任何決定都會影響未來的發展。

 

七、自由

 

「掌控你的時間,就是金錢付給你最高的紅利。」

 

隨著科技的進步,本來只有在公司時才是在工作。

現在只要有筆記型電腦、手機,到哪裡都是在工作。

工作時間遠比我們自己所認為的更長。

最有價值的財富,是每天起床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

 

八、超跑車主的謬論

「沒有人會像你一樣,對自己的身家念茲在茲。」

 

人們常常會用購入昂貴的物品來展現自己的價值。

但往往眾人注意的是物品,而不是擁有物品的人。

 

九、財富其實是你看不到的資產

「花錢向別人炫耀自己多有錢,其實是最快讓自己越來越沒錢的方法。」

 

保有財富(wealthy)跟有錢(rich)是不同的。

有錢,指的是當前收入。

開名車住豪宅,就可以肯定這些人是有錢人,即是舉債購入的也一樣。

財富,指的是隱而不見,收入只進不出。

財富是種選項,但不是等著未來花用。

其價值在於提供你各種選項,提供你在未來更靈活的運用。

 

十、存錢

「你唯一可以控制的要素會產生最重要的是,多好啊。」

 

不一定要為了購買特定物品而存錢。

可以為了存錢而存錢。

財富不一定要拿來購買物品,同時可以購買自身的時間。

 

十一、合理勝過理性

「著眼在大多數合理的做法,比試著不帶感情地保持理性來得好。」

 

生病發燒時總是會請醫生開藥,減緩發燒的狀況。

但科學已經證明,發燒是人體免疫系統在對抗細菌時的正常反應。

生病不舒服吃藥緩解症狀,是非常理性的做法。

但在一些特別的情況下,稍微發燒讓身體對抗細菌卻是更為合理的做法。

有時候可以稍微著重在合理的行為,而非理性。

 

十二、意外!

「歷史是一門隊變革的研究,諷刺的是,它被當作展望未來的地圖。」

 

人們總是用過去發生的事情來推測未來可能發生的事件。

但從未發生過的事情始終在發生。

截至目前為止的重大事件皆是無法預測的。

歷史並非毫無參考價值,但回顧愈久之前的歷史,其可參考得價值就愈低。

 

十三、預留犯錯空間

「每項計畫最重要的部分是,對你的計畫做計畫,而不是按照計畫做事。」

 

在市場上沒有事情是100%發生或不發生的。

給自己預留一些犯錯空間,即使事情不如預期,你也可以繼續生活。

安全邊際的目的是想讓預測變得毫無必要。

設法避免單點故障,要是許多事情都是仰賴某一件事情,當事情出現意外時,災難就來臨了。

 

十四、你會改變

「長期規劃比表面上看起來更困難,因為每個人的目標和慾望會隨時間改變。」

 

人們很不會預測未來的自己。

世界會改變,周遭的環境會改變,個人的想法、目標也都會改變。

擁抱並且接受改變的事實,馬上調整腳步,再出發。

 

十五、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每個事物都有價格,但價格沒有全寫在標籤上。」

 

事物都有其價格,關鍵是找出標價,並心甘情願付錢!

投資的方法也期價格,但計價單位是波動性、不確定性、恐懼、懷疑等情緒。

當資金投入市場時,總是不希望遇到波動調整。

或許可以換個想法,下次遇到波動時,就當作是進入市場的入場費吧!

 

十六、你和我

「小心從玩另一種遊戲的玩家那裡得到的財務線索。」

 

市場中有眾多不同種類的投資人,看待公司價值的方向也會不同。

三十年的投資規劃、十年內變現、一年內變現又或者是一天之內就要變現的交易者。

要先問問自己願意花多少錢來購買該公司的股票。

如果市場中長期投資者為了追求短時間的報酬而變成短線投資人,泡沫就會漸漸產生。

最重要的是清楚自己是哪一種投資人。

 

十七、悲觀主義的魅力

「樂觀主義聽起來像是推銷的話術,

悲觀主義則聽起來像是有人試圖伸手援助。」

 

悲觀主義看起來總是比樂觀主義更明智、理性。

當你告訴一個人事情會越來越好,他可能會不當一事。

但是當你告訴他即將遇到大遭難時,他會全神貫注聽你說話。
 

人們如此在乎悲觀的原因許是當「諸事不順」時,發生一點點的好事也會讓我們感到驚喜。

 

十八、當你相信任何事情

「吸引人的虛構故事,以及為什麼故事比統計數據更強大。」

 

當你事情糟糕到無法想像時,你會相信所有事情。

當你期望某件事情成真時,會高估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每個人看世界的方法都不完整,但是會用一套論述去填補空白。

 

十九、觀點總匯

「我們已經學到一套屬於你的金錢心理學。」

 

每個人的價值觀以及想法都不同,因此都有屬於自己的金錢觀。

事情順利時,找出謙卑之道。事情不如意時,找出原諒之道。

 

二十、我的自白

「我的致富心態。」

 

在這一章節中作者分享了他自己的金錢觀。

「真正的成功就是退出一場永無止境的競爭,調整自己的活動,但求心靈平靜。」

理財的最終目標:財務獨立。

 

心得

本書總共有20章節,各章節敘述著不同的理財觀念。

作者會在書中穿插些故事或是案例來補充說明他的想法。

非常好讀,一個章節大概只需要5-15分鐘就可以讀完,也非常淺顯易懂。

沒有什麼專業的金融用語,卻可以對理財有更深得認識及了解。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van 的頭像
    Evan

    艾文的生活雜記

    Ev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