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最重要的事 作者「Howard Marks」
其作者為橡樹資本管理公司的董事長暨創辦人。
他寫給客戶的投資備忘錄一直備受投資人的關注。
書上還寫著「一本股神巴菲特讀了兩遍的書」。
一、第二層思考
作者在這一章中提到投資思考必須與眾不同。
這一章提到著名的第二層思考,何謂第二層思考?
1、第一層思考會說:這是一間好公司,應該買進該公司股票。
第二層思考則會說:這是一間好公司,但是每個人都知道。因此股價被市場高估,應該賣出股票。
2、第一層思考會說:市場前景不佳,成長低迷,應該賣出持股。
第二層思考則會說:眾人因恐慌賣出持股,股價過低,應該買進。
第一層思考內容較為膚淺,第二層思考的是更深入複雜的內容。
將所有的因素皆納入考慮的範圍當中,評估每個因子的影響後做出正確的判斷。
二、了解效率市場與局限
效率市場指的是,市場中充滿了無數聰明絕頂的投資人。
透過分析不同的資訊來判斷市場應處於何種價格,並取得共識。
採取與市場相同的看法會使投資人得到與市場相同的報酬。
如果想要超越市場,必須有獨特或與市場共識不同的看法。
無效率市場
無效率這個詞常用來反擊投資人無法大敗大盤的說法。
但作者認為,無效率市場只能說明市場容易出錯,因此才會被人利用。
效率市場主張所有資訊皆會快速整合到價格當中。
當價格與價值不符合時便會快速修正。
人類並非沒有感情的機器,各種不同的資訊在不同的人看起來皆有不同的價值,難以保持客觀。
沒有一個市場是完全的效率市場或無效率市場。
市場今天有效率不代表永遠有效率。
無效率市場是卓越投資的必要條件,在效率市場中要表現的比別人好非常困難。
如果投資人想取得優勢,需要有不完美的定價錯誤存在。
三、準確估計實質價值
「低買高賣」所有人皆知道這個投資中最簡單的法則。
但是,何謂低價何謂高價便是最難以判斷的一件事。
資產的實質價格是協助判斷其價位高低的工具。
必須準確估計資產的實質價格。
當今天有一檔標的投資人認為其價值在50元,當標的下跌至40元、30元時,是否還可以堅持相信自己的判斷。
理論上當標的越下跌,投資人應更開心。如信心不足,免不了會懷疑自己的判斷。
正確估算資產價值可以為投資人帶來信心,當然估算要是正確的。
四、找出價格與價值的關係
成功投資不是因為買到好東西,而是東西買得好。
投資人須把價格當作起點,不論資產有多好,用過高的價格購入便是不好的投資。
最重要的學科不是會計或是經濟學,而是心理學。
關鍵為現在誰喜歡這項投資,而誰又不喜歡。
未來價格變化取決於它會受到更多還是更少人喜歡。
心理因素難以捉摸,影響其他人心態和行為的心裡因素一樣也會影響你。
五、理解風險
大多數人理解的風險與報酬曲線為左圖。
但實際上隨著風險的增加,其報酬是浮動不穩定的。
可能會出現比預期更高的報酬,相對可能會出現無法預知的虧損。
六、確認風險
風險只會分散,不會消失。
投資的風險主要來自於太高的價格。
而太高的價格通常來自於過度樂觀、懷疑與風險趨避不足。
七、控制風險
投資人的工作就是為了獲利而聰明的承擔風險。
承擔較低的風險,卻與承擔一般風險的人有著相同的報酬。這是一個優異的成就。
控制風險以及規避風險有著重要的區別。
控制風險是避免虧損的重要途徑,規避風險則有可能也規避了報酬。
八、注意景氣循環
法則1、多數的事情皆有週期。
法則2、在其他人忘記法則1時,就是產生獲利和虧損最大的機會。
作者認爲所有的事情皆有週期,但無法預測週期的發生。
在大多數的時間裡,未來看起來和過去很類似。
有上升週期,也有下降週期。
九、意識到鐘擺效應
投資市場就像鐘擺一樣。
鐘擺的中間點最能描述鐘擺的「平均」位置。
但是鐘擺停在那裡的時間很多,更多時間是往兩端高點來回擺盪。
但是不論鐘擺多接近哪個高點,都會反轉擺盪回中點。
多頭與空頭市場三階段
多頭第一階段:少數有遠見的人開始相信事情會變得更好。
多頭第二階段:大多數投資人了解情況真的有改善。
多頭第三階段:每個人都認為事情會永遠越來越好。
空頭第一階段:儘管普遍看多,仍有少數思考縝密的投資人認為事情不會總是那麼美好。
空頭第二階段:大多數投資人瞭解情況正在惡化。
空頭第三階段:每個人都相信事情只會越來越糟。
十、對抗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
渴望賺得更多、恐懼錯失機會、與他人比較、成功投資的夢想,這些因素都普遍存在。
對大多數投資人和市場都有深遠的集體影響。
結果就是出現頻繁、普遍的錯誤,且重複發生。
注意七種心態:貪婪、恐懼、質疑、從眾、嫉妒、自負、投降。
十一、反向投資
大多數的投資者都是趨勢追隨者。
卓越投資人會透過第二層思考,觀察眾多細節作出相反的決定。
市場像鐘擺一樣擺盪,但是永遠不知道擺盪幅度、反轉時間、以及相反方向擺盪有多遠。
影響市場變化的因素眾多,沒有任何工具是絕對可靠,反向投資也是如此。
對「好到不像是真的」及「糟得不像是真的」抱持懷疑。
下篇請參考下方